
一部電影如果叫好叫座,片商期望拍攝續集,票房會較有保證,是合理不過的盤算。這種情況在昔日港產片全盛時期尤其「瘋狂」,例如著名編劇文雋就曾多次在訪問中提及,由他編劇的《古惑仔之人在江湖》(1996年,即《古惑仔》系列第一集)於該年1月底的農曆新年前檔期上映,票房意外地十分理想。
在2023年尾、2024年伊始最受人注意的港產片,毫無疑問是《金手指》:宣傳標榜這部電影是梁朝偉和劉德華繼《無間道III》(2003年)後、20年來的首次合作,更有傳《金》片的製作開支高達3.5億元,引人注目合理不過。
說到西方流行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人,1960年代初出道的The Beatles樂隊至今依然是不二之選。樂隊雖然已於1970年解散,兩名成員John Lennon和George Harrison也於1980年和2001年分別去世
近日著名演員黃秋生推出了名為《秋生回憶》(2023年,亮光文化出版)的書籍。筆者在書局見到,稍有猶豫後才買下,畢竟黃秋生歷年來的事蹟,傳媒娛樂版和文藝版報道甚為詳盡
近年難免不時聽到當年開創搖滾音樂風潮的大師和紅星離世的消息,在8月8日和9日連續兩天,就先後有美國創作歌手Sixto Rodriguez(藝名只用Rodriguez一字)和已解散的著名搖滾樂隊The Band成員Robbie Robertson逝世
今年港產片未能承接去年的盛勢,踏入暑期,在香港公映的港產製作中,較為惹人注意和談論的似乎只有《別叫我「賭神」》一片,其餘盡是美國荷李活動作片的天下。
塵埃落定,於4月16日舉行的第41屆「香港電影金像獎」(下文簡稱「金像獎」)頒獎典禮已告完成約一個月,有關賽果的爭議也逐漸平靜下來,現在或許正是時候,回看爭議是否合理,以至檢討金像獎的整個評審制度。
4月2日,日本傳媒報道,國際知名的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已於3月28日逝世,享壽71歲。他於2014年和2020年先後患上咽喉癌及大腸癌,多年來一直與病魔搏鬥,到去年底在以預錄形式播出的網上音樂會上,他就說過這可能是自己的最後一次表演。
美國爵士樂鋼琴大師Herbie Hancock於2011年獲聯合國教育、科學及文化組織委任為「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」(UNESCO Goodwill Ambassador),他建議將4月30日定為「國際爵士樂日」(International Jazz Day),以推廣爵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