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白孃孃:一朵遲桂花》記錄香港樂壇50年前一次勇敢的實驗
近年香港開始較為注重流行文化的歷史保育工作,不論是電影、音樂或文學,都有不少有心人就著過去的重要課題做記錄和研究,可是也有一些範疇比較為人忽略,做相關鈎沉工作的人不多。
近年香港開始較為注重流行文化的歷史保育工作,不論是電影、音樂或文學,都有不少有心人就著過去的重要課題做記錄和研究,可是也有一些範疇比較為人忽略,做相關鈎沉工作的人不多。
霹靂舞(Breaking)於2024年夏季巴黎奧運會首次成為奧運比賽項目,並在8月份獲本港多間電視台直播賽事,成為香港的城中熱話。霹靂舞源自1970年代的美國街頭,是嘻哈文化(Hip Hop Culture)四大要素之一。
懷著好奇與期待進入劇場,經歷歡樂、驚喜和興奮,帶著笑容、輕快地離開。ISH DANCE COLLECTIVE (下稱 ISH) 的 “ELEMENTS OF FREESTYLE” 帶給我的,是這樣的一次經驗。
很多很多的「點解?」,這是筆者大概開始上幼稚園時,與爸爸在家附近散步,經常見到拿著紅白間條「士的」的人士,人人對他們避之則吉,小孩心裡產生恐懼而發出的問題。爸爸當時給我的答案是
榮念曾(Danny Yung)自1970年代從事跨媒體藝術創作,1982年共同創立藝團「進念.二十面體」,四十多年來在逾百個製作中擔任導演、編劇和舞臺設計,至今仍然創作不輟,上月(2024年6月)發表了「榮念曾實驗戲曲」《武生開打》,這個月(7月)下旬將會公演「榮念曾實驗劇場」《悲劇的誕生》。
馬會撥款一千五百萬的毛俊輝研創計劃於(2024年)4月19日在屯門大會堂舉行了三年計劃中第二年的期中演出。
多年前第一次看鄧樹榮的《打轉教室》,除了笑意不停,亦深感身體表達的特別魅力。他後來的作品,亦讓我難以抑止地思考背後的美學理念,其對劇場和形體的巧思。
走進劇場,映入眼中是以黑、白及藍色為主調的佈景,一種沉鬱、嚴肅的氣氛撲面而來。女主角白水女就身處伸手可及的前方,穿梭於觀眾之中,以歌聲訴說著她被安排婚嫁的命運。
進念.二十面體(下稱進念)將於5月17日至6月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演出《戲曲金庸.笑傲江湖》系列,包括「折子戲」〈令狐沖夜奔〉、〈東方不敗〉、〈笑傲江湖曲〉、〈獨孤九劍〉和南音〈說唱笑傲江湖〉。
《夢.幻.大劈棺》為戲曲中心「與『小劇場』有個約會」系列節目之一,編劇及製作總監周嘉儀重新編寫「莊子試妻」之事,三場演出各有不同結局, 做法並不常見。從現場迴響而言,演出頗受好評,但製作從文本以至對「小劇場」的運用,尚有不少需要思考之處。
今年(2024)1月12日,筆者於香港大會堂劇院欣賞了由香港作曲家聯會主辦的「傳承 . 美樂之河:香港天籟敦煌樂團音樂會」。適逢今年為香港作曲家聯會成立四十周年,聯會以三場「傳承 . 美樂之河」音樂會作誌慶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