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演藝術

共融藝術

心光盲人院暨學校音樂會回顧:臺上臺下的對話

很多很多的「點解?」,這是筆者大概開始上幼稚園時,與爸爸在家附近散步,經常見到拿著紅白間條「士的」的人士,人人對他們避之則吉,小孩心裡產生恐懼而發出的問題。爸爸當時給我的答案是

表演藝術

榮念曾實驗室:拆拆裝裝行行企企與解構建立和反思溝通

榮念曾(Danny Yung)自1970年代從事跨媒體藝術創作,1982年共同創立藝團「進念.二十面體」,四十多年來在逾百個製作中擔任導演、編劇和舞臺設計,至今仍然創作不輟,上月(2024年6月)發表了「榮念曾實驗戲曲」《武生開打》,這個月(7月)下旬將會公演「榮念曾實驗劇場」《悲劇的誕生》。

鄧樹榮在香港國際莎劇節啟動禮上發言 (鄧樹榮戲劇工作室FB影片截圖)
表演藝術

鄧樹榮2024專訪:美學、莎劇、創作

多年前第一次看鄧樹榮的《打轉教室》,除了笑意不停,亦深感身體表達的特別魅力。他後來的作品,亦讓我難以抑止地思考背後的美學理念,其對劇場和形體的巧思。

表演藝術

談《夢.幻.大劈棺》的「小劇場」改編

《夢.幻.大劈棺》為戲曲中心「與『小劇場』有個約會」系列節目之一,編劇及製作總監周嘉儀重新編寫「莊子試妻」之事,三場演出各有不同結局, 做法並不常見。從現場迴響而言,演出頗受好評,但製作從文本以至對「小劇場」的運用,尚有不少需要思考之處。